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水溶肥和复合肥,区别在哪里?再来说说优点吧

    信息发布者:理想国度
    2017-12-05 11:59:05   转载


    水溶肥是一种速效性肥料,水溶性好、无残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达到80%-90%;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配合滴灌系统需水量仅为普通化肥的30%,而施肥作业几乎可以不用人工,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复合肥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



    区别:


    第一,营养成分。

    水溶肥料指完全可溶于水的复合型肥料,形态主要分固体和液体,养分含量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市场上也普遍存在含氨基酸、腐植酸等功能性水溶肥料。水溶肥不仅种类较多,而且配比多样,如氮磷钾配比均衡的平衡型肥料、高氮肥、高钾肥和高磷肥等,同时肥料本身还包含对不同作物生长起关键作用的各种中微量元素,而传统的复合肥虽然都是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但主要成分仅为氮磷钾,配方及营养元素相对单一。


    第二,方法用量。

    水溶肥的使用区域较为广泛,几乎适用于我国各个地区,采取的施用方法主要为叶面喷施、膜下滴灌、根部冲施及山地喷灌等,可针对不同地域种植环境的特点制订最佳的施用方法,而不像复合肥一样必须完全用于种植作物的土壤下面。水溶肥通常为浓缩型粉剂或液体,使用量一般较少,以普通的平衡型水溶肥为例,如果冲施使用,每亩地所需用量仅为5KG左右,而使用复合肥最少也要40KG左右。


    第三,作用效果。

    水溶肥主要作为作物的追肥来使用,与其他传统追肥如尿素的不同点在于水溶肥是速效型肥料,作物吸收速度较快,但施用之后效果的持续时间较为短暂,仅适合作物生长期间的需肥高峰期,而复合肥一般是作为种植初始的底肥来使用。水溶肥的吸收利用率较高,据实验表明,如果施用方法得当,一般可达90%左右,最高达95%以上,几乎是全部吸收,而传统复合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吸收利用率最多仅为60%左右。


    优点:


    第一,营养充分,肥效显著。

    与传统复合肥相比,水溶肥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不同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例如铁、锰、锌、铜、钙等。因为传统复合肥配方中所包含的营养元素大多仅为氮、磷、钾三种,不足以满足多数经济作物生长的基本需求,而水溶肥不仅能够特定的营养元素,而且对提高作物品质、减少生理病害均有较大帮助,所以目前各地逐步将水溶肥应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中,效果显著。


    第二,节能环保,利用率高。

    对于水溶肥的生产和使用而言,二者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低于复合肥。正规的水溶肥生产企业必须拥有一套达标的生产污染净化系统,加上先进的生产技术,产生的污染变得少之又少;水溶肥中所含金属元素和氯化物少于传统复合肥,避免造成土壤养分失调、结构破坏等现象。水溶肥在施用的过程中不仅节约了农业用水,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省时且高效。因为水溶肥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变换多种使用方法,让肥料最大限度地直接与作物接触,减少了肥料的浪费,所以利用率较传统复合肥高出很多。


    综上,水溶肥作为目前新型肥料中热度较高的一种,虽然在成分、肥效和利用率方面较传统复合肥都有显著的优势,但是现今我国水溶肥市场仍属于初期起步阶段,因此终端用户在选购水溶肥的过程中应持谨慎态度。


    水溶肥施肥过程中,为达到最佳效果,要结合水溶性肥料的特点,掌握一定的施肥技巧。


    1、避免直接冲施,要采取二次稀释法。

    由于水溶性肥料有别于一般的复合肥料,所以农民就不能够按常规施肥方法,造成施肥不均匀,出现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保证冲肥均匀,提高肥料利用率。


    2、严格控制施肥量。

    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由于其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所以要严格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流失即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

    比如在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农民朋友,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文章来源: [中国化肥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本网所提供之信息,不能保证其完全实时或完全准确 ,也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